為什麼我按煞車會有怪聲音?是不是煞車皮沒了?這樣騎下去會不會有危險?
煞車皮 vs. 來令片?有什麼不一樣?
台灣很多人習慣把來令片也叫「煞車皮」,尤其在講機車時,這兩個詞幾乎可互換。但其實:
- 碟煞用的是「來令片」
- 鼓煞用的是「煞車皮」
如何判斷?
你只要知道你的車是碟煞還是鼓煞,就知道該叫哪個名詞了。若不確定,就看有沒有煞車碟盤,有碟盤的就是用「來令片」。
加入碟煞vs.鼓煞照片
簡單來說,「煞車皮」和「來令片」對多數騎士來說是同一個東西-煞車。
來令片自我檢查SOP
步驟一:【用看的】手電筒檢查 🔦
- 怎麼看?
蹲下來,從煞車卡鉗後方或側邊縫隙,用手電筒照進去,觀察來令片的位置。 - 怎麼判斷?
看「磨耗指示溝」是否還清晰可見。如果快磨平,或厚度比 10 元硬幣邊緣還薄,表示該換了!
步驟二:【用聽的】煞車在說話的聲音 👂
- 輕微唧唧聲?
可能是「磨耗警示片」在提醒你:壽命即將告終,請預約更換。 - 金屬刮刮聲?
超危險!來令片已磨光,金屬背板正磨著碟盤——這不只傷碟,更危及煞車效能,請立刻停車檢查!
步驟三:【用感覺的】煞車手感不對了? ✋
- 症狀: 拉煞車時,拉桿要按得很深才有煞車力,或是感覺手感變軟、不靈敏。
- 代表: 可能來令片磨損嚴重或卡鉗異常,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換片。
🛑 來令片(煞車皮)到底多久換一次?
這題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「右手」!
很多人問:「來令片多久該換一次?」但其實,這沒有固定數字可套用。
煞車的磨損速度,跟你的騎乘習慣、車款、騎乘路況有很大關係——也就是,你「怎麼騎」才是關鍵。
📏 提供參考基準(僅供判斷):
- 一般通勤族(市區代步):建議每 5000 – 8000 公里 檢查一次。
- 熱血操駕、常跑山路/重煞情況多:可能每 3000 – 5000 公里 就得檢查。
🛑 來令片沒換會怎樣?
⚠ 你會失去的,不只是煞車力道
當來令片過度磨損,煞車力道會明顯下降,煞車距離變長,尤其在下雨天或緊急剎停時,可能直接「煞不住」!這不只傷車,還可能危及你與他人的安全。別忘了:在關鍵時刻,煞不住是一場悲劇的開端。
💸 你會多付的,是一張碟盤的錢(花小錢省大錢)
一組全新的來令片,大多只需約 2,000 元上下。但如果你持續騎到煞車皮完全磨光,金屬背板會直接磨損碟盤——那時候,一片原廠碟盤至少 3,000 元起跳!更別提可能連帶傷到卡鉗、螺絲、甚至懸吊系統。
👉 所以別省那幾百塊,「該換就換」才是真正聰明的省錢之道!
🌀 碟盤需要一起換嗎?
不一定。判斷是否更換碟盤,有以下 三大專業標準,只要你具備一支手電筒與基本觀察力,就能自行初步檢查:
✅ 狀況一:碟盤出現明顯「溝槽」
用指甲輕刮碟盤表面,如果有深到能卡住指甲的溝槽,表示碟盤已被嚴重磨損,建議更換。
✅ 狀況二:煞車時,拉桿或車頭會「抖動」
這多半是碟盤變形或不平整所致,會讓煞車力道忽強忽弱。若有這種情形,也該考慮更換。
✅ 狀況三:碟盤厚度低於「MIN. TH.」標示
每片碟盤上都刻有「MIN. TH.」最小厚度標準,若用卡尺量測後發現低於這個數值,就表示該換了。
✅ 結論:
沒有出現以上任一狀況,就不需要更換碟盤。
單換來令片就足夠,節省開銷也更環保!但若有疑慮,請交由專業技師進一步判斷。
💰【價格行情】更換機車來令片要多少錢?
讓你一次看懂機車來令片的費用組成,安心保養不被當冤大頭:
🔹 來令片本身(依材質而定):
- 原廠 / 副廠(有機材質):約 400 ~ 800 元
👉 適合一般通勤騎士,夠用、價格親民。 - 金屬燒結 / 陶瓷高性能型:約 900 ~ 2,000 元
👉 提供更強煞車力與耐磨性,適合熱血騎士或重車使用。
🔧 更換工資:
- 約 400 ~ 800元
👉 有些保養廠會搭配保養套餐計價,也有可能加送基本檢查。
✅ 小提醒:
更換前可詢問師傅使用哪種品牌與材質,避免只看價格而忽略煞車品質。記得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,才換得安心又放心!
定期檢查來令片,是騎士保護自己最負責的方式
當你每天騎著愛車穿梭大街小巷,煞車就是你最重要的安全線。定期檢查來令片,不只是保護碟盤、節省維修費,更是對自己與他人安全的負責。別等到「煞不住」才後悔,一次低成本的檢查,換來無價的安心,才是聰明騎士該做的選擇。